以下文章摘自「創造金錢」 歐林透過「珊娜雅」所著,王季慶 譯 生命潛能出版
找出自己要什麼
1.對於一些特定的事物、金錢的數目,以及其他你想要創造的東西,你可能會有許多想法,其中有些你想要的東西,能幫助你更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較高品質,但有些就不見得有這樣的作用了。你可能曾有類似的經驗,就是當你獲得某樣你自以為很想要的東西後,卻赫然發現它無法帶給你預期的滿足。
2.你可以學會只吸引這幾方面的事物:「表達較高品質」、「滿足你深層的需求」、「讓你對自己所創造的事物感到滿意」及「能夠成為你的最佳工具的事物」
3.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?要知道那樣東西會為你帶來什麼本質?能滿足你那些需求?那種較高品質是你可以更充分展現,並以滿足那些需求的?
在這章,你將學會如何弄清楚自己要的本質及其具體的形式(如果你知道的話),然後,當你將你所想要的加以磁化時,它就真的會來到,而且會以令你真正滿意的形式到來,並帶給你喜悅。
*何謂磁化:例如你把含有鐵質的釘子通電做成含有磁力的磁鐵,因釘子內含鐵質,所以它的磁力就只會去吸引含有鐵質的東西,這整個過程就叫做磁化。
4.無論你知不知道所要事物的具體形式、數量或外觀,你都能有效的吸引,然而你一定要先知道自己所要的本質,才能成功地吸引你所想要的。
5.事物的本質可以是「你希望它發揮的功能」、「你對所以用它的目的」、「你認為它能為你帶來什麼」。除了你想要的東西之外,其他東西也有可能會帶來你想要的本質,因此,你要開放的讓自己想要的事物,以最適當的方式、大小、形狀或形式到來。
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本質,同時也真的獲致那本質
6.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本質,就等於為自己創造了許多可能獲得的方法。例如:你想由一部新車獲得的本質,是要它成為一部更值得信賴的交通工具,除了真正去買部新車外,你可能還可以找到其他許多獲得那本質的方法(例如這個例子的本質是「值得信賴的交通工具」),假使你並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本質是什麼,那麼,你就有可能會買來一部和原來舊車一樣經常出毛病的新車。
ex:(1)有位女士想要一部新車,因她的車子常出狀況,尤其是在夜間行駛時,心裡老是犯嘀咕,深怕車子拋錨。她並不是真的討厭原來的車,或有買車的預算,只是她以為要擁有一部性能良好、值得信賴的交通工具,唯一的辦法就是買部新車。於是,她靜下心來想像一部新車,同時將她要這部新車的本質(性能良好、值得信賴的交通工具)加以磁化,巧的是,之後她原來的車竟然就不再故障了!這樣過了好幾年她才真的去換車,而她的新車也和舊車一樣性能良好。這個例子告訴我們,即使她所要的本質不是以她想像的形式(新車)到來,但是卻來得很快速(原來的車停止故障,變得很可靠)
(2)你或許想要一件新的外套,具體明確的了解你想要的外套的特點,將會讓你清楚外套所會帶給你的本質。你可能會決定說:「這外套要非常溫暖,樣式不錯,而且要耐穿。」清楚了所要的本質後,你會發現很多外套都能滿足這樣的需求,就像你發現除了外套之外,其他像是毛衣或是比較厚的運動衫也不錯,清楚了自己要的本質後,就會增加那本質可能到來的形式與方法的範圍(毛衣或厚的衣服都可以),若是,你弄不清楚自己要的本質,那麼就有可能會買到一件天冷穿不保暖,下雨時穿又不防水,要不然就是不如自己想像中那麼耐穿的外套。
(3)你可能想要一棟新房子,卻不知它會座落在哪裡,或是有幾個房間,像這樣的情形,你就可以試試確實弄清楚自己想要這房子在生活上發揮怎樣的功能,或是你將如何運用它--你可能要求採光要好,使你能享受清晨的陽光,要靠近綠地,以便你可以散散步接近大自然,要有足夠的空間使你有地方從事自己的嗜好,隱密性要好,住在裡面會有開闊舒暢的感覺等等...以上特點,便是你要那房子的本質。
我對自己創造出來的每樣事物都感到滿意
7.若是你只將焦點放在新家的外觀,或只是詳細想像整間房子的狀況,卻不清楚你要它發揮的功能,那麼,你可能就會買棟房子,外觀看來與你想像的一樣,卻無法真正滿足你的需求。
如果,你買房子只是因為它討喜的外觀,卻不知道自己想在這屋子裡做些什麼(例如設辦公室、招待朋友、儲藏東西),結果就有可能會令你大失所望...那房子要不空間太小,不適合做辦公室或儲藏東西,要不就是房間太少...所以,盡可能的去詳細地想像你要的一切本質,甚至連牆壁的顏色都想像得出來,但是,你要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些特色,一旦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本質,你吸引來的東西就會如你所望地帶來你想要的。
8.知道了事物的形式,還是要弄清楚本質--為了找到那個本質,你便需要盡量具體、明確,例如你想要一台電視,想想要什麼樣的特質,然後問問自己:「為什麼我要的是這種特色而不是另一種?」,等你愈來愈明確具體之後,便能發現自己想要的本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