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史懷哲在就學前,每天晚上他母親陪他禱告, 送他上床後,他還偷偷地溜下床,為一切生物祈禱。 他祈禱:「上帝啊,請護佑一切會呼吸的動物,讓他們避開一切邪惡,並賜他們安眠。」
七、八歲時,夥伴要他一起去打鳥,他怕朋友不悅或嘲笑,不敢拒絕。 正當他跟著夥伴把石頭安在橡皮彈弓時,教堂的鐘聲響了,好似在告誡著他:「汝不可殺生。」於是他出聲嚇跑小鳥,使他們免於石頭的襲擊。 自此之後,他有那份勇氣,不在乎別人的看法而去護生。
但是有時候他也會做一些令他懊悔的事,以下即是他在傳記中的懺悔, 從中不難瞭解他何以會成為一代聖哲。
馴獸師
小學時有條黃狗對穿制服的人非常不友善,他曾攻擊一個警察, 之後每次郵差來時,我都奉命把牠趕到一個角落, 有一、兩次牠想突圍出來咬人,我就打牠,儼然是個威風凜凜的馴獸師。 事後那種身為馴獸師的光榮不見了,原來我可以只是拉著牠的頸圈, 像朋友一樣拍拍牠的背,而把牠安撫下來啊!
遛馬
假日裡鄰人讓我遛他的馬,明知馬齒已老,但是遛馬的快感使我沖昏了頭; 雖然曉得牠累了,還是忍不住鞭策牠跑快一點。 等到卸下馬具,從牠的腹側還看得出牠氣喘噓噓,我凝視牠疲累的眼睛,請牠饒恕。 唉!這樣做,對這老馬又有什麼用?
鄰人的狗
聖誕節前,我駕著雪橇回到家門口附近,鄰人的狗狂吠著過來,把我的馬嚇得立了起來。 這隻狗兇得有名,常竄出來對路過的馬猛吠,造成過路人不少困擾。 我當機立斷,賞牠一鞭,我瞄得太準了,正中牠的眼睛,牠痛得在雪地打滾嚎叫。 這個痛苦哀嚎在我耳中縈繞數周,久久不退。 唉!那隻狗或許只是叫著好玩,並無惡意啊!
釣魚
我跟著一群男孩拎著釣竿去釣魚,可是當我看到那些被刺穿的蚯蚓在痛苦地蠕動, 被魚鉤撕裂的魚嘴在那裡開閤著,我無法繼續忍受,不知哪來的勇氣, 我勸他們不要再傷害這些生命了。
這些刻骨銘心的羞慚,漸漸在我幼小的心靈形成不可動搖的信念: 「我們非必要時,無權帶給另一個生命痛苦和死亡。」 其實我們都可以感受那無情的折磨與殺戮所含的恐怖,可是我們卻因為怕被嘲笑濫情, 寧願鈍化這個感覺,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,而昧著良知去傷害生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