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文章摘自「喜悅之道」歐林透過「珊娜雅」所著 王季慶 譯 生命潛能出版
你對實相的信念創造出你對實相的經驗
這可能以微妙的方式發生。如果你認為人們不接受你,而你必須努力取悅他們,你就會將那樣的人帶入你的生活。你可能發現,結果你老在朋友疲倦而無法付出時見到他們。不管你對朋友或任何在你生活中的人有何種信念,它們就會那樣實現,如果你說:「這個人對我很溫暖親切。」你便會在你們的關係中創造那種經驗。
欲進入一種更高的自愛感覺中,就開始認明你認為世界是如何運作的,如果你認為世界是冷酷無情的,或你必須很辛苦才能達成每一件事,那麼那個信念就阻擋在你和自愛之間。一個信念就是你對實相認定的一個真理,你也許會說:「事實是如果我向人微笑,他也會回我一笑。」但這對你可能是實相,對別人卻不是。的確,因為這信念,你可能會潛意識地選擇只對會回你一笑的人微笑。如果你相信別人絕不會報你一笑,那麼你無形中會自動選擇向那些絕對不會回應你的人微笑(所以得不到別人的微笑)。
如果你想經驗一個有情的世界,並支持你自愛的形象,那就開始看看,關於這世界你對自己是怎麼說的?藉著改變你的期望,你能改變與人及世界的遇合,有此一說:「世界不一定公正,但卻很精確。」那是指你絲毫不差地得到你期待及相信你將得到的,如果你是在從事一個你「明知」很難賺錢的行業,而你說:「在我這行沒有多少人賺到錢。」你即為自己創造那樣的事實,你對現實抱持的某種看法,就將是你的經驗,不只是對你的事業而言,也是對你在那行業將會遇到的人而言,你所需要的只是改變你預期會發生的事,而你將經驗到一個不同的世界。
自愛的另一個特質是「寬恕」,你們有些人停滯在老問題上,一而再地感到憤怒,那也許是對自己發怒,或對一個有負於你的人,大我知道寬恕,如果有任何你堅持不放的憤怒、傷害、對別人的反感,那你就是把它保存在你的靈光裡,你生氣的對象會受影響,但還不如你受到的影響大,你在內心對別人懷抱的任何感覺,都滯留在你的靈光裡,而像磁石般地吸來更多的同類,寬恕絕對有道理,因為它洗淨並治療你的靈光。
愛自己也涉及了謙遜,那是由內心而非由自我(ego)的表現,謙遜說:「我是開放的,我願意傾聽,我也許沒有所有的答案。」謙遜是讓你接受更多的一種特質,因為謙遜意含了開放,它並不意謂缺乏自信,卻是對自己有大量的信心和信賴。
只有那些對他們自己是誰感覺很好的人,才能表現謙遜
那些表現出高傲至極或冷漠而自信的人,其實正欠缺他們試圖投射出的那種特性。那些愛自己的人顯得非常親切、慷慨、仁慈,他們以謙遜、寬恕和接納表現他們的自信,如果你認識一些似乎非常聰明的人,他們卻貶損他人,排斥朋友,使人們感到自己很差勁,不論他們說得多漂亮,或他們教你什麼,你都可以很篤定他們並不愛自己。
愛自己涉及對你是誰有信心、信賴和信念,而願意據以行事,光是感覺那信心和信賴是不夠的,你必須在你的外在世界裡體驗它,你是個有肉身的人,喜悅來自在你四周看到那些表現你內在美的事物--花園、花、樹、你的房子、海洋...所有這些都是信賴自己以行事、以行動追隨你的路和憧憬的報償。愛自己的終極挑戰就是據以行事,毫不拘束地說出你的意見,並在世上創造出你的人間天堂。
只是付出及散發出愛是不夠的,愛自己也來自接受愛,如果你給每個人愛,但他們無法接受它,那麼你的愛將無處可去,藉著願意接受他們的愛,你對每個人都幫了大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