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碌:說走就走--父子環島51天(魯文學 蕭麗吉 魯適維 著/木馬文化出版)
~當初我和維維媽媽說好,不要生小孩的,那時,我很害怕養小孩,不是怕養不活,而是不知道該如何教養孩子--我覺得自己一直長不大,對社會有點適應不良,實在無法想像這樣的自己要怎麼去教養一個小孩。
因此,當維維媽媽每天拿著溫度計決定要生小孩時,我的內心開始恐懼起來,眼見著她的肚子一天一天大起來,我也開始惡夢連連,常常在半夜裡嚇醒過來,我如此害怕一個生命和我有這麼直接的關係,也如此害怕必須為一個新生命負責,我真的不知道要把他養育成什麼樣子。
直到有一天,就像阿基米德洗澡時靈光乍現地叫喊著「我發現了我發現了!」去揭穿金匠的詭計一樣,我也在洗澡時也突然明白了,我高興地跑去對維維媽媽說:「我們要開心的迎接這個孩子的到來,我知道怎麼養他了。」
小孩誕生的那一刻起,面對未知的未來,他和我是站在同一個起點的,他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,我也什麼都不知道,那麼,我和他的差別在那裡,在於我擁有過去所累積的經驗吧,這些經驗讓我在面對明天時,有能力應付未知的一些事情。
所以,我不需要教小孩什麼,只要依循著他,培養他的能力,讓他有能力過自己未來的生活。
那麼,什麼才是他需要培養的能力呢?第一是「知道」的能力,他要有能力去獲得知識,第二是「思考」的能力,他要有能力去判斷、重組、推演獲取的知識,第 三是「實行」的能力,他要有能力實踐他想要做的。
我一邊興致勃勃的向維維媽媽說著這番領悟,同時發現,這也正是我自己需要學習的功課,因為,我不會的東西,我沒辦法教得出來,於是,維維的誕生啟發了我的學習之路,我感謝上天送給我維維這麼一個很棒的禮物,透過和他的交流,我開始向生命學習。
我不會教小孩,所以我就陪小孩,我不知道要教他什麼,但是我可以給他大量大量而無所要求的愛,【在維維成長的路上,我盡可能的陪伴他,甚至在加班時也常常帶著他在公司裡陪著。】
【他想玩什麼玩具,就陪著他玩,他喜歡看鋼彈卡通、組鋼彈模型,就陪著他做,他喜歡軍事和生存遊戲,就陪著他看電影、做模型、玩槍戰,他喜歡聽相聲,就陪他一起聽、一起哈哈大笑。】
【我把自己當成他生命中的同學、朋友,而不是長輩,我們一起走過昨天、經歷今天、面對明天。】
【我不會要求他必須這麼做或者那麼做,我只是陪著他,和他討論彼此的想法,我告訴他,他要學著探索自我,找到自己喜歡的事,在他需要的時候,我會盡可能地幫他。】
環島,是維維和我都想做的事,徒步環島,則是維維自己提出來的。
我支持他的想法,【一起陪他完成這項艱困的挑戰,完成他對自己承諾,希望藉由他這次親身走完台灣,創給他自己的高峰經驗,鍛鍊達成目標的能力,讓他在未來能實現自己生命中所追求的每個夢想】。
【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生命旅程,我期待我們都能快樂、單純而成功地走在自己所想、所愛的路上。】
這次,我陪著維維,他也陪著我,我們從徒步環島開始,學著走我們自己的路。